2022-02-14
以“两区”建设优异成绩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
(资料图)
8月17日,上半年北京“两区”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,1月-6月,全市新增“两区”入库项目7035个,同比增长208.1%;新增落地项目4430个,落地率为63.0%,超过全年目标任务23个百分点;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9亿美元,完成全年目标的60%,其中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达14.9%,合同外资占全市比重达26%,引资的强磁场效应逐步显现。
“两区”分别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。北京“两区”建设有两个特点:北京是全国目前为止唯一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;北京是全国唯一一个跨了两个自贸试验区政策功能的区域,除了享受北京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之外,在大兴国际机场还有十平方公里河北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区域。
“两区”建设是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,是“五子”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“子”,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今年是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,北京“两区”建设也即将迎来三周年,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上,回顾“两区”建设给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新变化,检视“两区”建设最新成果,展望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希望,无疑正逢其时。
回顾“两区”建设给北京带来的新变化,最突出的收获莫过于突出科技创新、服务业开放、数字经济特征,以首善标准搭建立体化开放体系,融入和服务全国新发展格局的制度型开放探索。北京将“两区”建设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家赋予北京的重大机遇,探索了一批从无到有的规则体系,落地了一批突破性制度创新任务,形成了持续迭代的政策供给新局面。
当前,北京正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政策先行先试。从实施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“白名单”制度,到推动高新技术和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,从制定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,到高新技术企业“报备即批准”,一系列主动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的新举措,将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长远需求和企业急迫需要相结合,让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,为经济恢复向好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空间。
检视“两区”建设上半年的最新成果,最突出的印象是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日益完善优化。围绕离岸贸易、美丽健康、文化贸易、免税经济等细分领域,小切口开展“政策会诊”,找准行业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,提供“全周期、一站式、管家式”产业服务体系,是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“两区”建设的基础,也是带动北京营商环境整体跃升的契机。
以备受企业关注的国际人才引进为例,今年以来,北京就聚焦要素协同水平这个关键环节,开展外籍“高精尖缺”人才认定标准试点,扩大和畅通国际人才引进渠道。同时积极推动外国人工作许可、工作类居留许可“两证联办”,下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受理权限,并将国际人才服务从政务领域拓展到家政、医疗、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,从而使国际人才进得来、留得下、干得好、融得进,全力打造国际人才服务的标杆和典范。
展望未来,推动“两区”建设取得更大成效,更好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,仍然是北京以开放促改革,以改革优环境,不断创新探索更好适应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的使命担当,仍然是北京将“五子”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,务求各方密切协同,以期形成更多可视化成果。
标签:
- 精心推荐
X 关闭
X 关闭